>百科大全> 列表
金耳菌炖汤方法
时间:2025-05-12 19:10:14
答案

金耳菌,也被称为金木耳或黄耳菌,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炖汤是金耳菌的常见烹饪方法之一,能够充分发挥其养生功效。以下是一个基本的金耳菌炖汤的方法:

### 材料准备:

- 金耳菌:适量(根据人数,一般50-100克左右)

- 肉类:可以选择鸡肉、瘦猪肉或排骨等,根据个人喜好准备适量

- 配菜:如红枣、枸杞、淮山(山药)、莲子等,增加营养和风味

- 姜片:几片

- 清水:适量

- 盐:适量

### 金耳菌炖汤步骤

1. **金耳菌准备**:将金耳菌提前用温水泡发,大约需要30分钟到1小时,让其充分膨胀。泡发后清洗干净,去除杂质和硬蒂,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

2. **肉类处理**:将选用的肉类洗净,如果是大块的肉类如排骨,可以先汆烫一下去除血水和杂质。

3. **配料准备**:如果使用红枣、枸杞等配菜,也需要提前清洗干净,红枣去核。

4. **炖煮**:在炖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泡发好的金耳菌、处理好的肉类、姜片和其他配菜。

5. **加热**:将炖锅置于火上,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炖煮时间一般在1-2小时左右,根据肉类的种类和个人口感喜好调整

6. **调味**:炖至肉类和金耳菌都变得软烂,汤汁浓郁时,加入适量的盐进行调味。

7. **完成**:调好味后,再煮几分钟,让味道充分融合。然后关闭火源,即可出锅装盘。

### 注意事项:

- 金耳菌泡发时要确保水温适宜,过热的水会破坏其营养成分。

- 炖汤过程中要注意火候,小火慢炖可以使汤更加鲜美。

- 根据个人口味,可以适当添加其他调料,如鸡精、胡椒粉等。

金耳菌炖汤不仅美味,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适合各种人群食用。

金耳菌栽培技术
答案

一、种植场地

栽培金耳可利用闲置的房屋进行改造,也可以搭建菇棚。要求周围环境清洁卫生,无污染源,光照充足。金耳跟其它的食用菌不一样,在子实体生长期间,必须要有光照,才能成为金黄色,在没有光照的环境中会长成白色的金耳,失去了商品价值。利用闲置房屋做菇房,要多开一些窗户,方便通风透气,引起更多光线。

二、种植季节

金耳在春秋两季都可以种植,以秋季种植为最佳。从10月上旬开始种植,至第二年3月采收结束,整个种植季半年左右。

三、栽培料配制

阔叶树木屑70%,棉籽壳20%,玉米粉5%,麦麸3%,石膏粉1%,蔗糖1%。把棉籽壳提前1天浸泡,泡足水后捞起沥干后加入其它原料拌匀,含水量60%(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宜),酸碱度为5.8至6.2。

四、装袋灭菌

选用12×55厘米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料1公斤左右,装料要松紧适度,每袋打5至6个直径2厘米、深5厘米的接种孔,孔口用胶布贴封。采用常压灭菌,锅内温度达到100℃后保持12小时以上,当菌袋冷却至室温后即可接种。

五、接种培养

接种时揭开袋孔口的胶布,先在孔底放入一块菌种,再放入一块1厘米大小的子实体耳块,最后封上胶布,搬入培养室进行发菌。

六、管理

1、发菌期:要遮光,避免阳光直射,温度控制在20至2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常通风换气,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一般经过23天左右,菌丝即可长满袋。

2、出耳期:接种后30天左右菌丝长满,要及时撕掉接种口的胶布,将菌袋平放在出菇架上,并盖上报纸,往报纸上喷水,保湿遮光。加大昼夜温差在10度以上,往墙上和地上喷水,空气相对湿度85%。当幼耳长到2厘米时,要加大通风量,延长通风时间,并打开窗户,引进光照,但不能强光直射,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一个月左右转色为金黄色就可以采收了。

3、病虫害防治

金耳的主要病害是在种植时容易受到绿色木菌青霉、曲霉等杂菌的污染。如果不及时处理,会使整个菇房都受污染,防治方法是定期用来苏尔、多菌灵喷洒消毒,或者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虫害主要是防白蚊和老鼠。

金耳菌的种植方法
答案

种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段木栽培,另一种是袋料栽培,现将袋料栽培方法介绍如下:

种植场地

栽培金耳可利用闲置的房屋进行改造,也可以搭建菇棚。要求周围环境清洁卫生,无污染源,光照充足。金耳跟其它的食用菌不一样,在子实体生长期间,必须要有光照,才能成为金黄色,在没有光照的环境中会长成白色的金耳,失去了商品价值。利用闲置房屋做菇房,要多开一些窗户,方便通风透气,引起更多光线。

种植季节

金耳在春秋两季都可以种植,以秋季种植为最佳。从10月上旬开始种植,至第二年3月采收结束,整个种植季半年左右。

栽培料配制

阔叶树木屑70%,棉籽壳20%,玉米粉5%,麦麸3%,石膏粉1%,蔗糖1%。把棉籽壳提前1天浸泡,泡足水后捞起沥干后加入其它原料拌匀,含水量60%(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宜),酸碱度为5.8至6.2。

装袋灭菌

选用12×55厘米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料1公斤左右,装料要松紧适度,每袋打5至6个直径2厘米、深5厘米的接种孔,孔口用胶布贴封。采用常压灭菌,锅内温度达到100℃后保持12小时以上,当菌袋冷却至室温后即可接种。

接种培养

接种时揭开袋孔口的胶布,先在孔底放入一块菌种,再放入一块1厘米大小的子实体耳块,最后封上胶布,搬入培养室进行发菌。

管理

发菌期:要遮光,避免阳光直射,温度控制在20至2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常通风换气,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一般经过23天左右,菌丝即可长满袋。

出耳期:接种后30天左右菌丝长满,要及时撕掉接种口的胶布,将菌袋平放在出菇架上,并盖上报纸,往报纸上喷水,保湿遮光。加大昼夜温差在10度以上,往墙上和地上喷水,空气相对湿度85%。当幼耳长到2厘米时,要加大通风量,延长通风时间,并打开窗户,引进光照,但不能强光直射,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一个月左右转色为金黄色就可以采收了。

病虫害防治

金耳的主要病害是在种植时容易受到绿色木菌青霉、曲霉等杂菌的污染。如果不及时处理,会使整个菇房都受污染,防治方法是定期用来苏尔、多菌灵喷洒消毒,或者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虫害主要是防白蚊和老鼠。

推荐
© 2025 安能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