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
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20岁(男)——弱冠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是年龄。
因为年龄是用来计算一个人出生到指定日期的天数,通常以岁数作为单位来表示。
在中文中,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有着不同的称呼,比如小孩子称为“宝宝”、“儿童”;青少年称为“少年”、“青年”、“少年儿童”、“年轻人”;成年人则通常被称为“先生”、“女士”、“阿姨”、“叔叔”等等。
“岁无忧无可期”这个词语组合有些不太常见,但可以从字面上进行解读。“岁无忧”可能意味着每年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没有太多的烦恼和忧虑。“无可期”则可能意味着没有太多的期望或者希望,或者是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个词语组合可能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即不期望太多,只希望能过上平静、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态度可能源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体验,也可能是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以上只是一种可能的解读,具体含义可能因语境和背景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