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范进中举事情发展的开始、经过、高潮、结局
时间:2025-05-13 02:21:07
答案

故事情节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方面:

1.开始。

范进中秀才后回到家里,丈人胡屠户前来贺喜。

这其实是前面情节的尾声,放在这篇节文里却跟某些小说里的背景有几分相似,因为范进中了秀才,这就取得了考举人的资格。

此外,从胡屠户教训范进的话里可以看出,中了秀才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范进的社会地位,还不能满足他追求功名的愿望。

2.经过。

范进为去省城参加乡试向胡屠户借盘缠,反遭辱骂,他不甘心,居然瞒着丈人前往应试。

范进此举固然是受到了他宗师的鼓励,但如果不是急切地艳羡功名富贵,断然不会有这么大的胆量。

从他置老母和妻子挨饿于不顾,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3.高潮。

发榜之日,在断炊的情况下,范进奉母命到集上去卖鸡。

去了将近两个时辰,中举的喜报忽到,邻居赶紧去集上把他拉了回来。

范进的命运从此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从被人藐视的现世宝变成受人尊重的老爷。

但范进本人此刻尚未见到喜报,他不敢信以为真,还要靠卖鸡来救命,这又曲折地反映了他自二十岁开始应考以来一连串的失败在心头留下的沉重的屈辱感。

4.结局。

范进见到了喜报,因欢喜狠了,痰迷心窍,昏倒在地,救醒后又发起疯来,拍着笑着,不顾一切地走到集上去;多亏一位报子出了个好主意,找来胡屠户,狠狠地打了他一个嘴巴,这才清醒过来,不疯了。

范辉高速为什么要走万仙山绕一圈
答案

主要是连接其他高速,让往来更加方便。无论是从北方来的游客还是南方来的游客,通过京港澳高速转菏宝高速,再到新晋高速,或者再通过沿太行高速,都可以快速到达辉县景区

范进中举原著表达什么
答案

《范进中举》表达了作者厌恶世俗,对当时社会及其阴暗的特征的不满。

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范进中举》通过款张的修辞手法刻画了一个为了科举而喜极而疯的“范进”形象,描绘了一个趋炎附势热衷仕途,好官名利禄且世态炎凉的可耻的社会风气,表达出作者对这样一个社会的不满与讽刺。

扩展资料:

《范进中举》中描述特色:

1、运用强烈的对比来达到讽刺效果

故事围绕着范进中举前后展开。在作品中,作者始终没有说过一句褒贬爱憎的话,它让讽刺对象的形象、行为、内心因范进中举而产生自我矛盾,丑态百出,从而淋漓尽致地揭露出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和人们的病态心理。

2、 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

文章围绕范进中举,采用了鲜明的对比,对文中人物、社会以及科举制度都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讽刺。

3、细节描写生动逼真,也极具讽刺性。

文中多次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增强文章讽刺效果。其中,最精辟的莫过于篇末对胡屠户接受范进赠银的描写。作者用“攥”、“舒”、“缩”、“揣”四个字便将他那贪图钱财的小人相被表现得惟妙惟肖。

推荐
© 2025 安能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