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民法典关于押金的规定
时间:2025-05-13 03:18:18
答案

法典规定了押金的相关规定。

首先,押金是指合同一方出具给另一方的财物或者货币,以保障债务的履行。

其次,合同履行期间,押金应当保管妥善,不得挪作他用。

最后,债务履行后,押金应当返还。

如果债权人拒不返还,应当支付等额赔偿金。

此外,对于房屋租赁、商品买卖等特定场合,还有具体的押金规定可以遵循。

总的来说,民法典规定了押金的使用、保管、返还等方面的规定,用于保障各方的权益。

民法典关于押金的规定
答案

押金,是一方当事人将一定费用存放在对方处保证自己的行为不会对对方利益造成损害,如果造成损害的可以以此费用据实支付或另行赔偿。

在双方法律关系不存在且无其他纠纷后,则押金应予以退还。在违约时将会被扣除。

押金除一般担保所具有的属性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要物性、单向性、补偿性、预防性。

民法典关于担保的新规定
答案

1. 担保范围更加广泛:除了传统的担保方式,如抵押、质押和保证外,还增加了应收账款、股权等财产权利的担保方式。

2. 担保形式更加多样化:依据协议方式,担保可以采用书面、口头、电子等多种形式。

3. 担保期限更加灵活:担保期限最长不超过20年,但是法律同时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协议的方式约定担保期限的长短。

4. 担保责任更加明确:担保人应保证债务的清偿,并且担保人承担的债务不得超过其经济实力。

5. 担保物处置更加规范:担保人应当如实告知债权人有关担保物的情况,并且在担保物处置时,应当尽量保证债务的清偿。

6. 担保物返还更加规范:当债务履行完毕后,担保物应当及时返还给担保人。

以上是民法典关于担保的新规定的主要内容。这些规定进一步规范了担保行为,保护了各方权益,促进了商业活动的发展。

推荐
© 2025 安能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