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情况下,主动辞职是不能领取失业金的。失业金通常是针对那些因非个人原因失去工作的人,如公司破产、裁员或其他不可控因素导致的失业。
然而,如果你认为自己的辞职是由于雇主的原因,例如工作环境恶劣、未支付工资或受到不公正待遇等,你可以尝试与雇主协商,看是否可以达成一种协议,使你能够以非自愿的方式离职。这样,你就有可能符合领取失业金的条件。
在谈判时,你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准备充分的证据:收集所有能够证明你离职原因的证据,如工作合同、工资单、工作评估、电子邮件、短信等。这些证据可以帮助你证明你的离职是由于雇主的原因,而非你的个人选择。
与雇主进行坦诚的对话:与雇主进行坦诚的对话,表达你的不满和离职的原因。尝试与雇主达成一种协议,例如你可以提出在离职报告上注明“因公司原因离职”,以便你未来申请失业金。
寻求法律援助: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犯,你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律师可以帮助你评估你的情况,并提供法律建议和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失业金政策都不同,具体的领取条件和程序也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申请失业金之前,最好先了解当地的政策和规定,以确保你符合领取条件并了解整个申请流程。
主动辞职不能领取失业金。领取失业金的一个必备条件就是劳动者失去工作不是出于本人意愿。失业保险金,是指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支付给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费用,是对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失去工资收入的一种临时补偿。
一般来说,只要能提供一个证明:非本人意愿中断,比如与单位协商,出具一份劳动合同证明,证明劳动合同已到期,单位不愿再与续约。
社保机构也不会去核查资料的真实与否,这样就能在失业期间领取失业保险,同时单位也没啥损失。
员工未签劳动合同,离职后提起劳动仲裁是可以的,需要在法定的劳动仲裁时间内提出。
《劳动法》第82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仲裁时间为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