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的种类有海盐、井盐、矿盐、湖盐、土盐。它们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国家规定井盐和矿盐的氯化钠含量不得低于95%。食盐中含有钡盐、氯化物、镁、铅、砷、锌、硫酸盐等杂质。
区别是:
1、海盐:海盐是以海水(北方有的是用地下卤水)为原料制成的盐。海水通过纳潮进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浓缩制成饱和卤水,在结晶池中继续蒸发结晶,再经过人工或机械收盐,堆坨完成生产。海盐氯化钠含量低,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不添加任何抗结剂。
2、井盐:通过打井的方式抽取地下卤水制成的盐就叫井盐。
3、矿盐:矿盐顾名思义就是从盐矿开采来的盐,像沙漠里的岩盐,四川的川盐、波兰从地下数百公尺采来的矿盐,矿盐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4、湖盐:湖盐一般指青盐。青盐,是卤化物类石盐族湖盐结晶体,是从盐湖中直接采出的盐和以盐湖卤水为原料在盐田中晒制而成的盐。主含氯化钠,次含微量元素硅、铁、铝和宏量元素钙、镁,另含少量微量元素锰、钛、锶。
5、土盐:清代在陕西及直隶宣化、西宁县,山西太原、徐沟县及甘肃皋兰县等地生产的盐,只在当地销售,称为土盐。
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普通食盐的热量为零。食物的热量是由产能营养素决定的,产能营养素通常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其中相同质量的产能营养素,脂肪产生的热量最高,通常,1克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均产生4千卡左右的热量,而1克脂肪可产生9千卡左右的热量。故含脂肪多的食物热量通常较高,如肥肉、油炸食品、奶油蛋糕等等。
①别在汤太热时放盐
温度过高时,人的舌头对咸味的敏感度就会降低。因此,给汤调味放盐时,要把汤晾凉到常温再放,而不要在汤还很热的时候放。因为如果这个时候味道尝起来合适,放到常温时就会偏咸了。
②起锅前再放盐
起锅前放少量盐或酱油,盐分尚未深入到食品内部,但舌头上照样感觉到咸味。这样就可以在同样的咸度下减少盐的用量。测定菜肴中的维生素C发现,晚放盐还能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③蘸食能减盐
用调料配成少量调味汁或调味酱蘸着吃,也能让食物的表面充分接触盐,而内部不会渗入盐分,也对减盐有益。
④凉菜即拌即食
调凉拌菜的时候,盐分往往局限在菜的表面和下面的调味汁中。如果尽快吃完,让盐分来不及深入内部,就可以把一部分盐分留在菜汤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