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十二生肖兽首铜像:是圆明园海晏堂外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时期的红铜铸像。一八六0年英法联军入侵中国,烧毁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外流。至2012年,中国已将牛头、猴头、虎头、猪头、马头等铜像归还中国,收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头和兔头捐赠给中国。
景泰蓝麒麟:是一种将各种颜色的珐琅附在铜胎或是青铜胎上,烧制而成的瑰丽多彩的工艺美术品。“景泰蓝”这个名字是一般俗称的名字,学术上的正式名称是铜胎掐丝珐琅。景泰蓝麒麟是清朝时期的珐琅器,收藏于法国枫丹白露宫。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
以上是圆明园著名文物的部分介绍,仅供参考。
圆明园观赏荷花最好的时候是7月15号到8月15号为最佳时间, 因为7月1号到7月15号是正在开的时候 ,没有完全开开, 8月15号到8月31号是荷花凋零的时候 ,所以最好的时候还是在7月15号到8月15号最好
圆明园并非被某人收复,而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不同的变迁。
圆明园最初是清朝皇家园林,建于1709年,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占地面积约350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大火连烧3天3夜,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清朝灭亡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出园、出京、出国,散落在全球各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开始重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从1956年开始,北京市园林局有组织地对圆明园遗址进行保护,先后对遗址内山形水系、园林建筑、古桥遗址、古树名木等进行保护维修,并恢复了部分古建筑原状,进行古树名木复壮保护、植树绿化、封山育林、环境整治等工作。经多年努力,基本消除了园内安全隐患,圆明园遗址公园已初具规模。
因此,圆明园并非被某人收复,而是经历了多次历史变迁和政府部门的保护工作,逐渐得以恢复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