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到西安交大看病,属于省内异地就医范畴。依据陕西新农合异地就医住院报销比例:
(1)乡镇级(一级)住院报销起付线200元,报销比例85%。
(2)县级(二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起付线500元,报销比例70%。
(3)市级(三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起付线700元,报销比例55%。
(4)省级(三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起付线1000元,报销比例50%。
西安交大一附院属于省级三甲医院,报销比例是50%,所以可以给你报销15000元左右。
①使用的位置不同。用“谓”的时候,被解释的词是放在“谓”的前面。而用“谓之”时,被解释的词总是放在“谓之”的后面。例如《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杨倞注:“本谓晨桑。”枚乘《上书重谏吴王》:“譬犹蝇蚋之附群牛”李善注:“《说文》曰:秦谓之蚋,楚谓之蚊。”
② 解词的内容不同。“谓”常用来解说词语意义的范围或比喻映射的事物。可译为“是指、指的是”。“谓之”强调被释词的特点,用来辨析近义词、同义词。可译作“叫”、“叫做”等。例如《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也。”“美人”实际上是隐喻楚怀王,王逸在注中指明它隐喻的内容。枚乘《上书重谏吴王》:“譬犹蝇蚋之附群牛”李善注:“《说文》曰:秦谓之蚋,楚谓之蚊。”“蚊”和“蚋”是同义词,用“谓之”来区别它们。
“谓”是一个汉字,有多种含义和用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析:
- 动词:表示说、告诉、称呼、叫做等意思。例如:“谓之”、“所谓”、“称谓”等。
- 形容词:表示称谓、称呼的意思。例如:“无谓”、“谓词”等。
- 代词:表示指代、代替的意思。例如:“此谓”、“彼谓”等。
- 连词:表示连接、关联的意思。例如:“可谓”、“无谓”等。
在不同的语境中,“谓”的含义和用法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理解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