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列子》,杞人忧天。原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译成现代文:杞国有人担心天地会崩塌,自身失去依存的地方,于是整天不吃不睡。
《杞人忧天》讲述了一个杞国人总是担心天会塌下来,以至于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有人去开导他,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经过这个人的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
《井底之蛙》讲的是一只青蛙生活在井底,认为井底就是整个世界。当它听到别人描述外面的世界时,并不相信并且认为那些人是在吹牛。这个故事常常被用来比喻那些眼界狭窄、见识短浅的人。
这两个寓言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提醒人们要开阔视野,不要盲目担忧或自满。
含义不同、用法不同。
1、含义不同:“杞人忧天”原意是杞国人担心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荒谬的忧虑,“居安思危”意思是处在安定的环境里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难。
2、用法不同:“杞人忧天”通常用于描述那些不必要的、过度的担忧和焦虑,或者对一些不存在的问题或风险进行过度的担忧,“居安思危”则更多用于提醒人们在安定的环境中也要保持警惕,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或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