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基,蕨身,屋顶三部分。
阙是我国古代设置在宫殿,城垣,陵墓,祠庙大门两侧标示地位尊崇的高层建筑物。一般有台基,阙身,屋顶三部分,因此也叫阙门和门阙。乾陵东西乳峰之巅的阙也就是标志着地位,尊崇。“三出阙”是规格,等级最高的阙。
乾陵墓道口石条是通往乾陵的一条道路的入口,可以从**梁山南沟**进入。
在乾陵东南部朱雀门外通往陵墓正门的通道上,有7尊石人像,最前有3尊,后有4尊,均为唐代石刻。据《新唐书·仪卫志上》记载:“乾陵玄阙前有石仪、石马及石武士,列于阙外。” 这些石人像就是当时守卫乾陵的“石武士”,又称“十二功臣”或“六十一蕃”。石刻姿态雄健,生动传神。他们有的握拳怒目,头戴盔甲,嘴角含着微笑;有的左臂下挟擒服的蕃臣,宽袍大袖,神气十分足。其中一条通道两侧立着8块武则天时期大诗人骆宾王的诗歌碑文。这段文字就是描述了石刻的位置及意义。
1、乾陵:乾陵是唐王朝第三代皇帝唐高宗李治和他的皇后武则天的合葬陵。
2、永泰公主墓:永泰公主墓是乾陵17座陪葬之一。1960年至1962年发掘清理,是目前发掘唐代女性陪葬墓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属“号墓为陵”。
3、章怀太子墓:于1971年7月至1972年2月发掘清理,此墓打开后,简直就是一座地下画廊,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4、懿德太子墓:是迄今为止陕西境内已发掘唐陵陪葬墓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座,属“号墓为陵”。
5、仿唐乾陵地宫:作为唐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经考古专家勘探乾陵是唐代十八座帝王陵中唯一未被盗掘的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