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
金丝猴是典型的森林树栖动物,常年栖息于海拔1500~3300米的森林中。其植被类型和垂直分布带属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以及次生性的针阔叶混交林等四个植被类型,随着季节的变化,它们不向水平方向迁移,只在栖息的环境中作垂直移动。
金丝猴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介绍:
1. 生物分类:金丝猴属于灵长目、猴科、仰鼻猴属,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
2. 外貌特征:金丝猴毛色艳丽,头顶有向后逐渐变长的黑褐色毛冠,两耳长在乳黄色的毛丛里,面颊呈棕红色,胸腹部为淡黄色或白色,臀部的胼胝为灰蓝色,雄性金丝猴的阴囊为鲜艳的蓝色。
3. 栖息环境:金丝猴主要栖息在海拔2000-3000米的针阔叶混交林带,具有垂直迁移的习性,夏季在海拔高处的山林中活动,冬季下到较低地区。
4. 生活习性:金丝猴喜群居,有10几只一群,也有上百只一群的,成群游荡,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和相对固定的路线。
5. 食物来源:金丝猴的食物以野果、树叶、嫩枝芽为主,也吃苔藓植物。
6. 繁殖特点:金丝猴4岁性成熟,每年夏季产1仔。幼仔毛色乳黄,两岁以后毛色金黄。
7. 保护状况:金丝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金丝猴集中分布的主要栖息地,已分别建立了一批自然保护区。
8. 学术价值:金丝猴不仅具有重大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还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对了解我国生物多样性及生物进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金丝猴不可以养,国家保护动物
金丝猴群栖高山密林中,以浆果、竹笋、苔藓为食,亦喜食鸟蛋等肉类,栖息地海拔很高,身上的长毛可耐寒。5个品种均为珍稀品种,均列为红色物种名录濒危品种。
金丝猴的共同特征为鼻孔大,上翘,唇厚,无颊囊,这是为了适应高原缺氧进化而来。
其中川金丝猴毛色为金黄色,肩背具长毛,尾与体等长或更长,成年雄体长平均为680毫米,尾长685毫米;
黔金丝猴体型近似川金丝猴而稍小,但尾较之更长,体长为637~690毫米,尾长846~905毫米,体背灰褐,有的具黄的色调;
滇金丝猴身体较川金丝猴稍大,体长740~830毫米,尾相对较短,略等于体长,约510~720毫米,身体背面、侧面、四肢外侧,手、足,和尾均为灰黑色。在背面并具有灰白色的稀疏长毛。颈侧、腹面、臀部及四肢内侧均为白色;
怒江金丝猴通身黑色,只有面部、胸部和会阴部有点白色,体重一般在20~30千克,稍大的在35~45千克,体长在1.2米左右;
越南金丝猴体形较小,胸部、腹部为黑色,四肢内侧浅黄色;
缅甸金丝猴全身的毛几乎全黑,头顶有一撮细长向前卷曲的黑毛,耳部和颊部有小撮白毛,面部皮肤呈淡粉色,下巴上有独特的白色胡须,会阴部为白色且容易分辨;尾巴较长,几乎是身长的1.4倍,成年雄性缅甸金丝猴,身长55.5厘米,尾长78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