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挂号自费后是可以改成医保的。
如果当事人在网上自费挂号之后想要改挂医保号,可以先到挂号窗口退费,然后让医生开转诊单,转诊到医保所属的直属医院,再去直属医院挂号。
另外,如果住院时没有携带医疗本、医疗卡等相关证件,或者因没有开具相关证明、医保卡欠费而暂时自费住院,在补带相关证件、开具证明或医保费用补全后,也可以转成医保住院。
门诊拿药的报销比例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药品类别、就诊医院级别、以及参保人员的身份(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或农村医保)。以下是具体的报销比例计算方式:
甲类药品:通常可以全部报销,但除必须扣除的项目外,其他部分按医保比例报销1。
乙类药品:使用此类药品时,个人需先自负一定比例(如10%),剩余部分进入医保报销范围,按医保比例报销。报销比例通常在70%-80%之间12。
丙类药品:这部分药品是不报销的,全部由个人承担1。
医院级别:不同级别的医院报销比例也有所不同。例如,三级医院报销比例为60%,二级及以下医院报销比例为80%2。
参保人员身份:在职职工、70周岁以下的退休人员、70周岁以上的退休人员的报销比例和起付线标准不同34。
举例来说,如果一位在职职工在三级医院门诊看病,使用了乙类药品,个人先自负了10%,剩余部分按医保比例报销。假设药品费用为2500元,那么乙类药品的自负部分为250元(2500元×10%),剩余的2250元(2500元-250元)进入医保报销范围,报销比例为50%,即医保基金支付1125元(2250元×50%)。
根据不同地区和医保政策的具体规定,门诊挂号使用医保卡通过手机挂号看门诊是否能够报销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如果您使用医保卡在手机上挂号看门诊,在符合相关规定的情况下,是可以进行报销的。但具体的操作和报销流程可能会因地区政策和医疗机构规定而有所差异。
建议您在实际操作前先咨询医保机构或医疗机构相关的负责人员,了解清楚当地的医保政策和规定,确认使用医保卡在手机上挂号看门诊的具体流程和报销方式。这样可以确保您能够正确操作并享受到医保报销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