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归雁》是他思念家乡的一首典型诗篇。在这首诗中,他以“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开头,表达了自己远离故土多年,战乱平定后不知何时才能回家的困惑和无奈。接着,他写道:“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将自身与向北飞的大雁对比,表现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无法自由返乡的痛苦。
这首诗的情感层层递进,从最初的疑问到最后的悲叹,生动地描绘了杜甫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无力还乡的现实无奈。同时,这也是对安史之乱的抨击,因为没有这场战乱,杜甫或许就不会离开故乡那么久。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许多诗句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下是一些体现他忧于国势的诗句: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
这些诗句反映了杜甫对国家时局的忧虑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体现了他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他的诗歌以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真挚⚫
杜甫并没有写过名为“挽洲”的诗,但是他在湘江游历期间,曾写下了一些与湘江和挽洲岛相关的诗篇。
例如,杜甫在《次晚舟》一诗中写道:“参错云石稠,坡陀风涛壮。晚洲适知名,秀色固异状。” 这首诗描述了湘江晚洲的美景,其中“晚洲”可能就是指挽洲岛。
此外,杜甫在他的《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一诗中,也提到了湘江和挽洲岛:“永州东接衡湘浦,潭浦南连白蘋洲。拂地垂杨千嶂浦,搴芳兰芷满汀洲。” 这里的“汀洲”可能也包括了挽洲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