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石在不流动的水里能保存的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水质、水温、光照、活石的种类和状态等。一般来说,如果水质清澈、温度适宜、光照充足,且活石的状态良好,那么在不流动的水里,活石可能能够存活数周甚至数月之久。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长时间的不流动水环境会导致活石上的生物逐渐死亡,因为缺乏必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此外,水中的废物和毒素也会逐渐积累,对活石和其上的生物造成危害。
因此,如果想要长期保存活石,最好将其放置在流动的水中,或者定期更换水质清澈的水。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水温和光照条件,以确保活石的健康和生存。
总之,活石在不流动的水里能保存的时间因多种因素而异,但长时间的不流动水环境会对活石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建议尽可能为活石提供适宜的水环境,以保证其健康和生存。
活石和死石可以一起爆藻。爆藻的过程主要是为了清除活石上的有害生物,将有机物和营养盐(如NO3、PO4)清零,并将有益细菌数量培养到极致。在这个过程中,活石和死石都可以作为培养细菌和藻类的基质,只是它们对细菌和藻类的培养效率可能有所不同。活石由于其质地疏松多孔,更适合培养细菌,尤其是厌氧菌,而且活石上可能附带有各种小生物和钙藻,为海缸带来更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死石在处理成死石的过程中,其上的生物和细菌大部分会被去除,但仍然可以作为藻类生长的基质。
在爆藻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爆藻的时间,避免过长或过短,这会影响藻类生长和细菌培养的效果。同时,爆藻结束后,还需要根据海缸的具体情况,逐步引入其他海洋生物,以确保海缸的生态平衡。
因此,活石和死石可以一起用于爆藻过程,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搭配和使用。在操作过程中,建议遵循专业人员的建议和指导,以确保海缸的健康和稳定。
区别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 结构特点:活石带钙藻的结构更为复杂,表面可能布满坑洞、小孔和凹凸不平的纹理,这些结构提供了更多的生物附着面积,有助于海洋生物的定居和繁衍。而不带钙藻的活石在结构上可能相对简单,几乎没有坑洞或凹凸纹理。
2. 生态功能:钙藻是活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够参与水质循环和生物环境的建立。它们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为水中的生物提供氧气,吸收二氧化碳,控制营养盐的浓度,调节pH值等,对生物的生存和繁衍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带钙藻的活石在生态功能上可能更为丰富和复杂。
3. 钙质含量:钙藻是一种富含钙质的生物,其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形成了碳酸钙,为活石提供了一定的钙质来源。因此,带钙藻的活石可能含有更多的钙质,有助于稳定水质,并为其他水生生物提供钙质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珊瑚礁和水族箱爱好者,使用活石需要关注是否合法采集和合规销售,以及遵守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原则。